本文作者:访客

一文说清“扩大消费”为什么会这么难?

访客 2025-04-24 10:40:18 1742
一文说清“扩大消费”为什么会这么难?摘要: 看到风闻栏目里有文章在讨论扩大消费的话题,网友热烈发言,但是不满情绪也不少。这不禁让人发问,为什么提振消费会这么难?其实原因很简单,是一对矛盾造成的。1、经济进入增速下滑周期,宏观...

看到风闻栏目里有文章在讨论扩大消费的话题,网友热烈发言,但是不满情绪也不少。这不禁让人发问,为什么提振消费会这么难?

一文说清“扩大消费”为什么会这么难?

其实原因很简单,是一对矛盾造成的。

1、经济进入增速下滑周期,宏观利润越来越难以获得。而人类无法控制经济周期,至今没有扭转趋势,使经济的实际增速触底反弹。

2、市场经济以“逐利”为首要目标,永远不变;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永远不变。

这两点构成了一对死结,无法解决。

此时,资本若坚持逐利,则利润难以从新增财富中来,那么资方必然在市场竞争中转而从别人的损失中获利,导致“零和博弈的大爆发”。而零和博弈的输家一定是“非资方”,主要是劳动者和普通百姓。因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分配依据是“资本”。一旦出现贫富分化就是资方更容易富有,而非资方更容易贫困。

那么,要扩大消费就要提高“非资方”的财富。非资方是消费的主力人群。可是这个财富增量要从哪里来呢?

首先,无法从新增财富中来,因为经济周期的下滑趋势是人类无法改变的。

于是,这个财富只能从资方来。资方要减少盈利,甚至减少财富数量,才能扩大非资方的消费。资方能同意吗?激烈的市场竞争允许吗?

一部分资方为什么会把财富转移到国外?为什么害怕税收倒查十年?为什么直接税、资产税、房产税等改革推进不容易?零和博弈下,资方会接受减少自己是盈利,甚至减少自己财富来解决非资方的消费不足问题吗?如果资方不同意,那么扩大消费是不是就非常困难?

有人说,扩大消费可以通过政府增加支出来实现。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政府没有财富,政府只是国民财富的管家。政府本身既没有财富,也不生产财富,更不会有利润。它的财富都来自民间,是国民生产的结果。国民财富难以增加了,你让政府来增加国民收入,政府能做到吗?政府是无能为力的。

所以,此时政府要增加支出就需要借债,即增发政府债,比如地方债和国债。

但是请大家注意,政府没有财富。政府发行债券,向国民借钱时,抵押的国有资产也是国民的财富。换言之,这就是以国民的财富为抵押,向国民借钱。类似于向你借钱,但是以你的财富为抵押。这意味着什么?是否类似于无抵押借钱?

那么,政府借钱刺激消费后,能还上债务吗?

答案是“还不上”。因为:

1、经济增速是下降趋势。发债借钱时,经济增速高,利率定的也高,而还债时经济增速低,这怎么还债?

2、发钱发券刺激消费后,消费过程是不产生新增财富,不产生利润的,这要怎么还债?吃一个馒头之后不会自动变一个馒头出来。政府借钱发钱发券,刺激消费,只是减少了人们的储蓄财富,把它转入市场,使市场中的财富增加了,好像利润扩大了。但是,这个利润是卖方(主要是资方)的私人利润扩大了,社会总财富并没变。这就是债务经济带来的繁荣容易变成“虚假繁荣”的原因,也是债务经济下,政府债会把政府拖入债务泥潭的原因。美西方的债务经济是否已经证明了?我国的债务经济……为什么某些单位会有“砸锅卖铁”还债的口号。

政府还不上债,就要借新还旧,不断拿走国民财富去填补债务窟窿。结果从宏观看,就是“无差别”拿走所有国民的财富,不断放入市场刺激消费,进行“有差别”的分配,有利于资本的分配。最后,债务经济就会造成贫富分化的加剧,使存量财富向资方移动。于是,债务经济就成为“饮鸩止渴”。喝下去的瞬间可以短暂止渴,瞬时起效,但随后贫富差距的扩大会更严重地伤害非资方,遏制他们的消费。整个债务经济下的消费会呈现“进一退二”,“震荡下行”的局面。这些年我们提高低保,提高医保,提高退休金,提高最低工资,消灭贫困,建设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西部大开发,财政转移支付……都等于是在给广大国民发钱发券了。为什么发来发去,反而是消费降级和消费低迷呢?

所以,当市场经济进入增速下滑周期,处于零和博弈状态后,扩大消费就会非常困难。此时,消费主力军的财富难以扩大。它既无法来自新增财富,又不能来自资方,又没办法依靠政府。多数情况下,只能依靠政府的债务经济来拖延。

也就是以政府债为手段,以政府债利息为诱饵,来引诱人们拿出储蓄财富,交给政府去刺激消费。然后,政府还不上债,再继续拿走国民财富去抵押发行新的债务,使非资方的财富在发钱发券中“明增暗减”,实现短暂的消费热潮,苦苦支撑经济循环,继而面对更严峻、更危险的经济形势。

由此人们不难明白,当一种经济模式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后,全部财富就被分为了“资方的财富”和“非资方的财富”。政府作为管家,居间调度财富的运行和分配。

从宏观看,当市场经济进入增速下滑周期后,新增财富逐渐减少消失,经济随即进入零和博弈状态。此时,无论政府发挥什么作用,最终都是财富在资方和非资方之间转移。

如果想扩大消费,资方的盈利甚至财富就要减少。

如果资方的盈利不能减少,财富不能减少,那么在经济增速下滑,走向“存量阶段”的过程中,非资方无法扩大财富,也就无法扩大消费。

除非,经济周期忽然触底反弹,重回稳健地增长趋势。否则,“利润不足”这个核心难题,在私有制市场经济下极容易导致对外战争。即,通过对外的零和博弈来抢夺财富,解决利润不足的问题。这就是眼下“大争之世”的来源。

【补充内容】:

请注意,经济增速下滑是“利润”减少,财富“增量”减少,不是财富“总量”减少。完全不应该发生消费不足和经济危机。

科技未倒退,自然资源也能供给,生产力水平未下降,人们完全有条件使生产生活保持在历史最好水平上。

消费不足,经济恶化,战争多发的原因就在于——非要在利润下滑的时期里,坚持逐利,强行逐利,非理性逐利。结果零和博弈毁掉了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

以“资本”为主要分配依据进行零和博弈,非资方的财富就会减少,当然消费就低迷,产能就过剩。此时的产能过剩是“非理性逐利”的结果,并不是真的产能过剩了。如果资方在竞争压力下继续逐利,就会减薪裁员,使失业扩大,让劳动群体的财富更少,消费更低迷,生育也下滑,产能将更过剩,经济循环也被毁坏,形成恶性循环,就把经济推向危机,把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推向暴力冲突了。

解决的方法是什么?

至少对于国内来说,增加计划经济的比例,减少资本的无序竞争,削弱市场经济的逐利程度,是值得考虑的。

因为,计划经济可以不把“逐利”放在首位,它是以人们的“需求”为生产目标的。当人们的“需求”被维护好了,消费就会扩大,产能不再(假)过剩,产销恢复平衡,经济循环修复,经济自然就好了。毕竟,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条件没下降,足以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倒退。

参考文章:

《为什么货币、财政等手段最后容易失效?》

2025.04.23

以上就是关于【一文说清“扩大消费”为什么会这么难?】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zsclv.com/zsclv/8430.html发布于 2025-04-24 10:40:1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好豆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