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盒马邻里自提服务即将停运,未来发展引关注

访客 2025-09-07 15:08:19 4755
盒马邻里自提服务即将停运,未来发展引关注摘要: 盒马邻里自提服务将于下月停运,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消费者对此感到意外,据悉,该服务自推出以来一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但出于公司战略调整考虑,决定暂停运营,此举可能会对部...
盒马邻里自提服务将于下月停运,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消费者对此感到意外,据悉,该服务自推出以来一直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青睐,但出于公司战略调整考虑,决定暂停运营,此举可能会对部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产生影响,但盒马邻里表示将尽力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替代方案,具体停运细节和后续安排还需进一步公布。

文 | 商观

盒马邻里自提服务即将停运,未来发展引关注

盒马邻里自提(盒马NB自提)今日(9月4日)发布告用户书,宣布盒马邻里自提及相关服务将于10月4日全面停止运营。这一曾经被盒马前CEO侯毅称为“未来十年最重要的战略”的业务,在历经三年沉浮后将正式退出商业舞台。

趋势

盒马退出盒马邻里自提,可能跟美团退出美团优选业务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前,美团优选大量关闭“次日自提”的社区团购业务,原美团优选人马则整体转岗转型做美团的硬折扣社区超市项目——快乐猴。

这显示,次日自提的“社区团购”业务正在被巨头们逐步放弃,从中“节省出来”的资源与投入能力则有了“新方向”——硬折扣社区超市赛道。

所以,当下商超行业的下沉社区、下沉低线市场的主战场,其实已经发生了“切换”,“主战场”变成了硬折扣社区超市赛道——硬折扣的下沉效率(坪效人效)、场景丰富度(能覆盖社区一日三餐),以及流量经济性(精选SKU但宽品类多场景经营,单个品类单个场景吸引的顾客进店,能在店内产生多品类多场景交叉销售,进而提升流量经济性),相比“次日自提”,更高,各大企业都在押注这一块。

硬折扣社区超市本身也大量经营社群,而由于硬折扣社区超市就开在社区附近,离消费者也近,消费者也可以社群下单再到店自提,到店后,由于硬折扣的场景丰富度高,消费者到店自提还能在店内产生关联“交叉增量”消费,那么,当硬折扣超市门店的布局形成网络效应,似乎也就没必要专门再做一个自提点网络了。过往的自提点则完成了“平台数据积累”的“历史使命”。

由此,盒马此次关闭邻里自提可能既有集中资源与力量来做其的硬折扣社区超市——盒马NB的考虑;也有一个阶段过后,业务架构重新“梳理”的考虑。

盒马NB最近则刚刚更名为超盒算NB,这可能显示,盒马NB在做一轮货盘及品牌升级,其要往更高端一点做,进而谋求更好的毛利表现与市场定价权。

问题

盒马邻里自提业务于2021年推出,高峰期曾达1500家店(自提点),截至目前,《商业观察家》在盒马APP查询显示,盒马全国邻里自提店全部在上海,余393家店左右。

2021年4月,盒马邻里社区店首次在上海开业,随后迅速向北京、广州、武汉、西安等城市扩张。到2021年10月,盒马邻里门店数已达400多家。侯毅当时表示,盒马邻里将全面走向全国市场,未来将达到1万家店的规模。

但这1万家自提点的雄心没有实现,因为不久之后,盒马邻里就步入调整期。

2021年11月,盒马邻里就开始陆续撤出一些城市,比如关撤深圳、广州、苏州三地业务。截至目前,盒马邻里自提业务则仅围绕上海一地在华东市场运营。而到10月4日,盒马邻里自提则将全面停运。

分析盒马邻里自提的快速狂飙与快速退出的原因。

大致可能有以下两个。

首先,是模式本身问题。

盒马邻里的模式早期是自营模式的社区团购(后做加盟)——用户提前一天在盒马鲜生应用上下单,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自提店,第二天早上八点开始自提。盒马邻里自提早期在线上提供2万多种商品,覆盖日常生活和一日三餐需求。

这个模式是一个“预售”模式,虽然降低了生鲜损耗,理论上,也有助于提升生鲜流通效率。但它也牺牲了生鲜消费的即时性体验,相比过往的生鲜零售业态,它的购物便利性价值并不高。

这意味着,做次日自提的客单价可能会比较低,更容易变成一个低价消费场景。虽然盒马邻里自提早期在线上能提供非常丰富的SKU选择,但是人们其实很难通过自提来一次买很多东西。自提点也没有多少场景价值,到店自提的客流也很难在自提点产生“二次”消费。

由此,这个模式下,生鲜如果只能做低价,怎么让自提点盈利,就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低价消费场景也与盒马当时的“精品货盘”,可能并不匹配。

如果想把生鲜客单价卖高,次日自提的单量、订单密度就可能不足。订单密度如果不够也不能让自提点盈利。

按早前一些市场人士对《商业观察家》的估算,盒马邻里当时每个自提点位日订单量需要达到600-1000单才能持续运营(要覆盖场租、人力、设备、水电等),而多数自提点并未能达到这一水平。

其次,是流量成本与转化问题。

做次日自提,是基于社区私域流量做运营,它的一个问题是:社区线下流量向线上转化比较难,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把模式、系统、用户体验夯实。

在社区,线下买菜场景的主力消费人群仍是中老年用户,要做高社区渗透,地推拉新等流量成本其实并不低。

在生鲜领域,“预购”的消费习惯则仍还未形成,如果靠低价引流养消费习惯,在生鲜领域的一个问题是:生鲜消费没有忠诚度,一旦没有低价,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

生鲜要真正产生流量价值,就需要做出更低的履约成本。

一些市场人士测算,仓、门店、交付的全段履约成本要低于10%,做低毛利的生鲜才能做出流量价值。如果超出,那其实就是(烧钱)为生鲜供给流量。

(全段履约包含毛菜加工,仓库蔬菜的分拣、包装、场地、人员、损耗等全段费用。如果是供应商加工好送到仓,低于10%的全段履约费用也不说明问题,因为商品的供应价格会更高。)

但盒马邻里自提这块,做下来的履约成本可能还是比较高的。

点击【商业观察家】阅读更多

以上就是关于【盒马邻里自提下月停运】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zsclv.com/zsclv/17871.html发布于 2025-09-07 15:08:1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中首车旅集团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