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宿迁与京东:一场精彩的双重逆袭

访客 2025-04-24 13:17:59 7060
宿迁与京东:一场精彩的双重逆袭摘要: 4月11日,京东宣布将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内,京东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京东宣布将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

4月11日,京东宣布将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

宿迁与京东:一场精彩的双重逆袭

未来一年内,京东将大规模采购不低于2000亿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

京东宣布将推出2000亿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

在美国加征关税的背景下,中国外贸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京东与外贸企业携手并进、共克时艰,体现了刘强东的“家国情怀”。

于国,服从国家战略,主动护航国家经济安全。

于家,感恩回馈家乡,助力宿迁成为全省经济增速最快的地级市。

更深入了解,正解局发现,京东与宿迁,不是简单的赠予关系。

京东与宿迁,远一点如硅谷之于旧金山,近一点如宁德时代之于宁德。

这是一场精彩的双重逆袭。

在江苏十三个市里,因为经济总量常年吊车尾,宿迁素有“十三妹”的别称。

2022年江苏13市GDP排名

2022年,这种现象被逆转。

这一年,宿迁经济总量首度突破4000亿大关,达到4111.98亿元,一举超越连云港,甩掉倒数第一的“穷帽子”。

截止到2022年,十年来宿迁的经济增长了171.06%,是全省经济增速最快的地级市。

2024年,宿迁实现GDP增量403.78亿元,名义增速更是达到9.18%,再次拿下全省第一。

2024年江苏GDP一览表

如果说在省内的经济增长不够震撼,可以放眼全国来比较。

珠海是众所周知的老牌经济特区,但2022年GDP也不及宿迁,位居全国72位,而宿迁排在70位。

2024年,宿迁上升到67位。

谁能想到2019年,它甚至还远在80名开外,和珠海遥遥相望。

宿迁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狂飙前进,让许多后来者感到疑问: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让我们把时间推回1996年。

“车子跳、宿迁到”,是宿迁建市最真实的写照。

1996年,淮阴从中间切了一刀,西边就划为宿迁。

江苏最年轻的地级市就此诞生,它由三个贫困县和两个区组成。

工业化体系、城市化体系、流通服务业体系、社会事业发展体系、人才体系,覆盖一个城市发展五大体系的建立,宿迁均没有载体。

宿迁地理位置

经济底子薄弱,地理优势也没有。

宿迁位于江苏北部,这里是全省经济洼地,宿迁更是“洼地中的洼地”。既不沿江也不靠海,没有发展资源,大家只能往外跑找活路。

当地人还编过顺口溜:“宿迁穷,穷宿迁,工资只有两三千,生活实在难周全,无奈只能往外迁。”

宿迁面临的经济矛盾还和人有关系。

三县两区的居民讲三种方言,心里清楚地划分着楚河汉界,完全凝聚不起来。

好在大家都是老淮阴人,骨子里都透着一股劲儿,不认输,爱争强。

经济困难把大家逼到绝境,从政府到民间,都开始想办法突破。

第一个就是“借”,与苏州结对帮扶。

工业成为率先确定的经济突破点。

2001年,通过江苏省政府的“南北挂钩”战略,宿迁和苏州结对。

苏州、宿迁合办工业园区

“输血式”帮扶为宿迁引进不少工业项目。

后来这种帮扶又改成合作模式,两市开启共建模式。

第二个是“引”,吸引企业投资落地。

察觉到有企业要转移产业或者要进行资本输出,三县两区就派出人手,遍布全国的发达地级市,在那里扎根,租房、买车、跑厂子。

把这些企业吸引过来后,洽谈,办厂,开工,生产,销售,宿迁提供一条龙服务。

尽管这些举措成为拉动宿迁经济的“马车”,为“工业强市”发展提供思路,但对尚未建立起体系的宿迁来说,经济提升的效果是微小的。

直到2009年以后,因为一家企业到来,宿迁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

这个企业,就是京东。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上大学以前,从来没离开宿迁市,对这片土地的贫瘠深有感触。

当年他离家到中国人民大学报到,是光明村村民一家一个鸡蛋一毛钱,凑出76个鸡蛋500块钱铸就他日后走向世界的机会。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

村民的善心最终也变成一笔笔投资。

2009年,京东在电商行业崭露头角,在全国有三个分公司。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刘强东想把客服集中到一个地方办公。

他最先想到的是宿迁,但这个决定遭到所有人反对。

宿迁当时经济差、人口外流、教育基础也差,在这里建客服中心,怎么有保障?

刘强东在京东长期的“一言堂”发挥作用,原本分散在各地的80名客服员工全部集中到宿迁宿豫,京东集约化客服中心正式成立。

在毫无经验可循的年代,当地政府也非常有勇气承接,直接腾出两层小楼给京东客服中心当办公地点。

京东刚落户宿迁时的客服中心

如果说建工业产业是“生拉硬拽”式的发展,京东在宿迁建电商产业就是彻头彻尾的体系化发展——既然什么优势都没有,那就自己造。

初到宿迁,京东几乎把当地会电脑、能说普通话的人都招完了。

随着业务快速发展,需要的客服人数远远不够。

从2012年开始,京东和全国高校合作培养电商人才。

到2019年,京东和宿迁学院、宿迁技师学院等8所学校达成合作,每年有1000名以上学生参加京东组织的各类培训课程。

“蝴蝶”只是轻轻扇动翅膀,却在宿迁掀起狂风。

随着人才体系建立,当当、小米、途牛等大量互联网企业也把客服中心搬来,宿迁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商呼叫中心。

京东客服中心又通过产业扶贫、创业扶贫等措施,帮助宿迁3000多家企业完成超过7亿元的电商销售额。

京东无人机送货、自动化仓储生产与管理体系一体的“北斗新仓”系统均在宿迁宿豫落地,日均处理订单可达2万单,周边省市90%以上订单能当日达或次日达。

宿迁京东物流园

在京东打造的物流基础上,宿迁搭建“物流配送中心—服务站点—快递配送点”架构,构成县城、乡镇、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

此外,京东信息研发处理中心、财务结算中心、物流管理中心以及云计算基地也都陆续来到宿迁。

客服呼叫、电子商务、仓储物流等产业在宿迁宿豫渐成规模,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由此建立起来。

2021年, 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被评选为“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 新示范基地”。至2024年,已经汇聚互联网企业890多家。

2025年4月,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获批为江苏宿豫经济开发区,未来将布局智能算力、机器人、低空经济、宠物经济等新兴产业。

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

借用一句创业者的话:在北上广,电商企业入驻可能会得到一条先进技术流水线。

在宿迁,会得到一条完整产业链条,从客服业务,到平台设计开发、销售以及后端运营全部包含。

电商,由此成为宿迁第一个千亿级别产业。

2022年,宿迁实现电商交易额2200亿元,平均每秒钟有24件快递从这里发往全球。

电商产业的爆发带来大量就业岗位。

截止到2024年,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大约有4.5万名员工,光京东在这里就招收了1.6万名客服。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宿迁全市有省级电商镇17个、电商村38个。

另外还有16个乡镇、132个村入选阿里巴巴“全国淘宝镇”、“全国淘宝村”。

一个宿迁市人口不到500万,电商从业人数超过60万人。

宿迁电商企业的员工正在直播,图源:央广网

也就是说,每9个宿迁人当中就有1个从事电商工作。

在家就能挣到钱,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流。

根据数据统计,从2019年至2021年,三年多宿迁返乡就业创业人员达到35.28万人,在外务工人员从高峰期的110万降到58万。

宿迁从劳动输出型城市向具有人才吸引力的新型城市转变。

电商产业的崛起,还带动宿迁乡村振兴事业。

譬如宿迁政府打造的“宿有千香”品牌,就凭借京东平台和物流优势,成功推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宿有千香·霸王蟹”。

这些数字背后,是放在中外都成立的规律——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是企业吸引企业、产业提升产业的资源聚集发挥效用。

如果仅将宿迁腾飞归功于京东客服中心入驻,是远远无法实现4000亿生产总值的。

除了电商,我们还要进一步拆解京东与宿迁的合作案例。

立足于长三角,宿迁更大的野心是建立先进制造业基地、培育多条重点产业链。为此,必须吸引更多企业来发展。

这其中,京东至关重要。

京东云在技术、管理以及安全方面的支持,让宿迁政务云得以实现“一云多芯、多云纳管”,高效整合算力资源,支撑起全市150多家、304个系统平稳运行。

宿迁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

2025年,政务云再在京东云支持下接入DeepSeek R1模型,既提升服务响应效率、实现成本优化,又能够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智慧服务。

京东助力政务系统,是宿迁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实践已经一再证明过,一流的营商环境是城市的绝对核心竞争力。

以建设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城市为目标,宿迁政府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

一面下放权力,把审批服务放到“离企业最近的地方”,一面利用政务系统,解决效率问题、减少重复不必要的材料提交。

如此一来,办事省心、省力就成了吸引企业入驻的最高诚意。

2017-2021年五年里,宿迁全市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16个,尤其是2019年后,平均每天都有1个以上项目落户。

宿迁光伏产业项目厂区

光伏龙头天合光能也是因此落户宿迁,阿特斯阳光电力、龙恒两家百亿级龙头企业紧随其后,此后,正银电子、宏润科技、东磁新能源等一批上下游及配套企业纷纷到来。

2023年,宿迁光伏产业产值达到1040亿元,第二个千亿产业也来了。

2024年,依托以恒力集团为首的国内化纤巨头产业转移机遇和借助“智改数转网联”行动,宿迁高端纺织产业又顺利突破千亿。

在“三年千亿产业攻坚计划”中,仅剩的绿色食品产业,也有酒业为王牌支柱。不仅“洋河”、“双沟”两大品牌驰名全国,还汇聚着“蓝色经典”、“珍宝坊”等特色酒企。

借助电商优势,酒业同样有机会带动绿色食品产业突破千亿产值。

洋河酒业宿迁产区酒窖

投桃报李,京东在创始人反哺家乡的过程中也获得鼎力支持。

为了更好地政企对接,在京东落户的宿豫区,政府专门抽调工作人员组成京东合作促进中心,沟通所有合作事项,并选派其中6人远赴京东北京总部扎根。

此外,宿豫区委、区政府成立“京东合作服务领导小组”议事机构,采用宿豫区委书记和宿豫区长双组长制,副组长则是其他所有的区领导,节省了新生事物跨部门间的沟通成本。

换句话来说,京东商业发展在宿迁拥有的“优先待遇”,是在其他城市没有的。

当京东试验无人车快递项目,需要城市开放路权时,宿迁政府当即协调交通、发改等多个部门,仅用一天就解决掉路权限制。

宿迁京东客服中心内部

从电商物流到数字经济,从智慧农业到产业生态,双方的合作版图早已突破单一维度。

宿迁之于京东,不是一个简单的客服呼叫中心所在地,而是其布局智慧物流、数字经济的战略支点。

京东之于宿迁,不是一家简单的电商企业,而是引领产业发展的赋能者。

双方正在电商、物流、数字经济、智慧农业等领域全方位探索合作。

以宿迁为支点,京东正在将探索经验快速地复制到西藏、景德镇、贵阳等地。

以京东为龙头,宿迁加快传统产业焕新,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城市因企业而兴,企业因城市而强。

当宿迁的产业雄心遇见京东的科技势能,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双重逆袭,正在书写中国城市与企业共生共荣的时代范本。

● 参考资料:

《贫困县起家的宿迁,是如何逆袭南方经济特区?》,虎嗅网;

《探访宿迁:从电商之城到数字之城》,科创板日报;

《这一城放大招:3年要搞出3个千亿产业》,21世纪经济报道;

《宿迁最好的风投:刘强东》,蓝鲸财经。

以上就是关于【宿迁与京东:一场精彩的双重逆袭】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zsclv.com/zsclv/8469.html发布于 2025-04-24 13:17:59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好豆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