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开小米SU7的“鬼火少年”,与新能源车险的残酷物语

访客 2025-04-23 18:30:03 4500
开小米SU7的“鬼火少年”,与新能源车险的残酷物语摘要: 导语:保费比肩玛莎拉蒂?或许新车型YU7对外展示的时机尚未成熟。4月最后一周即将于上海国际车展与观众见面的,仍是小米SU7 Ultra、小米SU7全系产品。在过去的20天里,两辆小...

开小米SU7的“鬼火少年”,与新能源车险的残酷物语

导语:保费比肩玛莎拉蒂?

或许新车型YU7对外展示的时机尚未成熟。4月最后一周即将于上海国际车展与观众见面的,仍是小米SU7 Ultra、小米SU7全系产品。

在过去的20天里,两辆小米SU7标准版,分别在安徽铜陵与湛江徐闻发生碰撞后起火事故,5人不幸离世。

2025年春天,当小米汽车以单月交付2.9万辆的强劲势头向35万台年度目标发起冲刺时,这两场车祸让小米(1810.HK)随后陷入“多事之秋”。

“年轻人的第一辆车”,SU7刚上市时,这是它非常重要的标签之一。两起车祸的驾驶员,均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

这意味着,一辆主打加速度、高性能的电动轿跑,或许并不适合被当作部分驾龄有限、性情急躁的年轻人第一辆车。

接连发生的事故以及年轻人驾驶风格,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小米SU7的续保保费。

社交媒体上不少车主反映,小米SU7在第二年正遭遇"投保困境":保费涨幅高达130%的账单、保险公司"系统故障"的拒保托辞,将"续保难"推成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晋热词。

面对"拒保"传言与"出险率超标"的质疑,小米公司发言人在官方微博发文辟谣,并表示,“已对该内容进行证据保全,并依法向公安机关报案。”

比传言更有确定性的是,承保小米SU7的财险公司正经受着“高出险率、高赔付率”的考验,过去一年的综合成本率超过100%。

到底是什么,让SU7车险走向近乎“双输”之境地?

01 保费比肩玛莎拉蒂?

小米SU7续保的保费,究竟涨了没有?

从社交媒体上车主的反馈看,保费上涨和下降的情况同时存在。

有车险销售人员告诉金妹妹,一般而言,在前一年无事故无违章的情况下,第二年的保费大概率是下降的,“因为车存在折旧,车的价值下降,因此保费会降低。”

但出了事故后,即使相关事故的开销仅在一两千元,第二年小米SU7的车险保费跳涨至万元以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另外,每家保险公司针对同一车主的SU7的报价的差异,也能在两三千元之多。

小米SU7的车险价格,自上市以来可以称得上“有高度”。

刚上市时, 20万元级别的小米SU7年保费为6000至8000元,比肩68万元的玛莎拉蒂,引发市场热议。

彼时小米汽车对外回应称,该定价符合市场主销新能源电动轿车的整体保费水平。

除了新能源车整体的保费高,小米SU7定位“性能轿跑车”,也助推了高保费形成。

车险改革后商业车险的保费由四个因素构成,分别是车型基础保费、商业车险平均无赔款优待系数(NCD系数)、交通违法系数、公司自主系数等。其中前三项系数为行业通用,公司自主系数则由各公司自己厘定。

在自主系数上,车险改革后,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模型,涉及的指标都有不同。

“同一部车,90后或者60后驾驶所产生的车险费用会高于70后和80后;相同价格与年份的两部车,轿跑车的保费也会高于普通乘用车。”有车险精算师告诉金妹妹。

小米SU7问世以来,主打性能与速度,满足了年轻人的轿跑梦。

但强烈的推背感、百公里加速与追求刺激的“鬼火少年”三者结合,让剐蹭追尾事故的发生率显著上升,由此推高保险公司为车主在NCD系数上的打分,继而让保费上升。

02 承保SU7全部亏损

新能源车“保费高、出险率高、赔付率高”的“三高”问题,使新能源车险呈现“车主喊贵,保司喊亏”的“双输”局面。

对于车主来说,新能源车平均保费实际上比燃油车高20%甚至更多,且更容易被拒保。

另一方面,即使保险公司针对有事故和违章的车主多收保费,也难以逆转保险公司承保亏损的窘境。

金妹妹从业内了解到,与小米合作的几家财险公司如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人保(601319.SH)、中国太保(601601.SH)和阳光财险(6963.HK)等,在小米SU7承保上全部亏损,COR(综合成本率)高达115%左右。

不止是小米SU7,整个行业都深陷新能源车承保亏损的漩涡中。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保险行业承保新能源汽车3105万辆,保费收入为1409亿元,COR 为104%,承保亏损57亿元,呈现连续亏损状态。

面对美好的未来,保司看不到眼下盈利的拐点,也只能变相涨价,继续向已购保险的车主转嫁不菲的成本。继而进入负向循环。

从根源上,“双输”局面或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工艺有关。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往往使用了车身一体化工艺,车身四周遍布传感器、雷达等精密仪器。

相比燃油车,这种新模态虽然降低了制造成本,但一次轻微的碰撞就可以带来高昂的维修费用。比如,某电池组损坏,可能导致整体更换费用超过车价 40%。

此外,虽然收费颇高,但新能源车保费充足度还是不够。

有业内人士向金妹妹透露,受制于定价系数和对产业支持等原因,新能源车的保费水平被人为降低,再夹杂营运车辆与家用车辆混同的情况,新能源车的保费难以覆盖赔付成本。

新能源车的车主相对年轻的画像,同样意味着驾龄更短。35 岁以下车主占比,较燃油车高 14 个百分点。

这一系列因素,使得新能源汽车出险率达30%,超过燃油车10个点以上,进一步加剧了保险公司的赔付压力。

03 “车厂系”保司也难逃亏损

2024年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1409亿元,占车险的15%。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车保费达5000亿元,占比约40%。

这样庞大的市场,任谁都不想错过。尤其对于车企而言,在新能源车不再需要定期保养后,和客户唯一的联系便是保险。保险占车主购买新能源汽车后支出的60%-70%,业已成为其最大支出。

因此车厂基因的保司,也纷纷参与进来。目前,特斯拉(TSLA.US)、比亚迪(02594.SZ)、小米均已入局。

2023年5月,“新能源一哥”比亚迪通过收购易安财险拿下财险牌照,组建比亚迪保险。

在2024年的比亚迪股东大会上,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将进一步降低保险业务中的各项成本和费用,让新能源汽车的保险不但不赔钱,还可以赚钱。

不过,比亚迪当年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比亚迪保险全年保险收入13.51亿,亏损1.69亿元。

亏损的原因,可在比亚迪保险综合成本率、综合赔付率双双破200%上窥得端倪。横向比较看,业内综合成本率多在100%-150%之间。

有业内人士告诉金妹妹,比亚迪保险远高于行业的综合成本率,除了公司处于发展初期,需要在运营上加大投入外,还因为对于新能源车的风险全行业都没有成熟的定价机制。

还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比亚迪,也无法跳过数据积累期。

然而,车企入局保险,并不是一件易事。按照巴菲特说法,汽车公司开展保险业务的难度,不亚保险公司去做汽车。

海外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特斯拉自2022 年开始自营车险,现仍陷于亏损中。2023年,特斯拉自营车险业务赔付率为 115%。

“车企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KPI要求。汽车发生事故维修,维修部门怎么收费,如何和保险部门协同都很重要。此外,车险产生的保费相较于卖车收入九牛一毛,在内部的重要性排不上号的。”有险企人士如此表示。

04 期待政策松绑

新能源车各种新功能层出不穷、产销量屡创新高之后,新能源车险作为整个产业的短板,亟待解决。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步,在于风险和定价的匹配。

今年1月初,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除了对降低维修成本进行安排外,还特别提到,拟对新能源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以及商业车险基准费率进行合理优化。这也回应了保险公司的期待。

目前,新能源车险自主定价系数范围为[0.65,1.35],即保险公司可在基准费率基础上最高上浮35%,最低下降35%。

与燃油车自主定价系数范围[0.5,1.5]相比,保险公司的定价调整空间有限,车辆的真实风险水平没有被反映出来。

如果新能源车险系数能进一步放开,保险公司能通过调节定价,缓解承保压力;具有良好驾驶习惯的消费者也可以迎来保费的再降低,驾驶习惯飘忽的“鬼火少年”们,也会得到更大的约束。

但在相关政策落地前,车主和保险公司还必须得新能源车险的混沌中,继续摸索前行一段时间。

以上就是关于【开小米SU7的“鬼火少年”,与新能源车险的残酷物语】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zsclv.com/zsclv/8404.html发布于 2025-04-23 18:30:0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好豆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