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涨1个月,牛肉“涨价潮”要来了?

消费者的牛肉自由,难了?
牛肉市场,迎来反弹!
农业农村部监测的批发市场交易情况显示,近期(3月31日-4月6日),牛肉批发市场的周均价达到60.94元/公斤,环比上涨2.3%。这是自去年底以来,牛肉批发价首次回升至60元/公斤以上,而且已连续4周上涨。
截至4月16日,牛肉批发价格已攀升至61.53元/公斤。而这可能还只是牛肉涨价的开始。
牛肉价格上涨,养殖户回血,餐饮商家承压
这次涨价,究竟有多狠?
肉类水产批发交易平台“肉交所”,其官微在4月9日发布的一篇文章显示,巴西两大牛肉出口企业Marfrig和JBS的件套产品价格涨幅明显。其中,MF件套价格高达51400元/吨,较前一日上涨了1500元/吨;JBS件套均价达到53200元/吨,一日涨幅就达1200元/吨。
除了进口牛肉,国产牛肉、活牛的行情也明显回暖。
农业农村部监测的数据显示,4月15日,主产省集贸市场活牛价格26.36元/公斤,环比上涨0.2%,自3月2日起连续上涨45天,累计上涨3.64元,涨幅16.0%;牛肉价格61.77元/公斤,环比上涨0.1%,自3月2日起震荡上行,累计上涨5.73元,涨幅10.2%。
不过,对于牛肉涨价,产业链上下游的反应却不一样,有人欢喜有人忧。
受益最多的可能就是养殖户了。眼下,伴随着活牛收购价的上涨,养殖户的利润空间将得到提升。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相应地,产业中游的屠宰加工企业,为了追求更多利润,自然也会开始对相关产品价格进行上调。公开信息显示,从3月下旬开始,已经有不少从事牛肉加工的企业发布调价函,通过提价来转嫁成本。
网传的几份调价函显示,佛山市秦牛食品从3月20日开始,所有发货牛价格上调1元/斤;河南伊赛控股的调价函则称,考虑到活牛价格快速上涨,工厂成本快速上涨,将所有鲜品(含热鲜、冰鲜、生鲜)价格在现有价格基础上增加2元/kg,自3月22日下单开始执行……
不过,到了下游餐饮端,很多餐厅却要开始叫苦了。随着牛肉价格的上涨,以牛肉为主打产品的餐厅,或许要面临食材成本上升的压力了。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众所周知,去年,牛肉价格位于低谷,对餐饮企业来说,可谓难得的成本红利期。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某兰州牛肉面连锁品牌创始人透露,以每家门店每天需30斤生牛肉计算,去年上半年该品牌仅牛肉一项就省了500万元。但如今这样的好日子,可能要暂时告一段落了。
牛肉进口量下滑,牛存栏量创近3年新低
牛肉价格为何突然反弹?
一方面,供需情况发生了变化。
去年,牛肉价格之所以低位徘徊,供应量增长是一大原因。眼下,牛肉价格回升,也与供需情况密切相关。
依据海关总署数据,去年,我国进口牛肉数量达到287万吨,相比2023年增长了13万吨。同年,国内牛肉产量也增长26万吨至779万吨。
去年,牛肉供应量比2023年增加近40万吨,供应量增多,牛肉自然卖不上价。
△图片来源:海关总署官网
而在今年,这一情况已发生转变,进口牛肉的数量开始下滑。海关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进口牛肉的数量同比下降11.3%至47万吨。
与此同时,持续1年多的低价,让养殖户、肉牛养殖企业的积极性受挫,一批亏损的养殖户或退出,或是缩减规模,肉牛养殖行业的产能也在减少。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国内牛总存栏量比上年末减少了462万头,同比下降4.40%,为近3年最少存栏量,也结束了连续5年的增长。
存栏量的下降,也意味着后续可供出栏的肉牛数量会减少,难免对牛肉供应造成压力。相比生猪、肉鸡,肉牛的养殖周期偏长,从配种到出栏至少需要16-18个月,母牛一胎通常只生一只牛犊。在存栏量下滑的背景下,牛肉的供应量短期内不会快速增加。这也会推高牛肉的价格。
△渣渣牛肉,餐饮供应链指南摄
另外,牛肉在餐饮端的应用也在拓宽。近一年来,餐饮市场上已经发展出一批以牛肉为主打的细分品类,包括牛肋条自助、鲜切牛肉火锅等,牛肉的需求依然是有增无减。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关税调整也对牛肉价格的反弹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4月10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税率进一步提高至125%。作为回应,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4月11日发布公告称,我国也把对美国加征关税税率提升至125%。
由于美国是中国进口牛肉的来源国之一,加征关税后,美国牛肉的进口成本将增长,供应量也可能相应减少。这也引发了不少人对牛肉价格上涨的心理预期,目前在终端消费市场,已经有部分消费者、餐饮商家开始囤积牛肉,这可能会进一步刺激囤货行为,推动牛肉价格上涨。
在供给收缩和需求提升双重作用下,牛肉的身价自然就涨了起来。
关税风暴下,牛肉市场未来何去何从?
那么,接下来牛肉价格是否还会不断走高呢?抛开肉牛存栏量等长期影响因素不谈。眼下,大家可能更关注的是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摩擦,是否会影响到牛肉市场的发展。
2024年,全国牛肉产量为779万吨。海关发布的数据显示,进口牛肉(不含杂碎)的总量为287万吨。也就是说,中国每年使用的牛肉中,有近3成来自海外。但这当中,从美国进口的牛肉规模相对有限。
以去年为例,中国向海外进口的牛肉数量里,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和乌拉圭是主要来源国,合计占比超7成。而美国的占比仅在5%上下。
另外,美国出口到中国的牛肉以谷饲为主,而澳大利亚的谷饲牛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美国牛肉的替代。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餐饮供应链指南也注意到,近期,已经有国家开始访华,推动自身牛肉输华。
据“中国肉类协会”官微,4月1日,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等一行就到访中国肉类协会,并强调乌拉圭正在积极推动冰鲜牛肉等优质产品对华出口,希望中方在市场准入和产品推广方面给予更多支持。
不过,也不能忽视,在肉牛养殖过程中,所使用到的玉米、大豆等重要饲料,依然主要是从美国进口。短期内,还无法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大豆在我国大豆总进口量的比重为21%,仅次于巴西;美国玉米在玉米总进口量的比重为15%。
随着关税战升级,中国企业也开始担忧美国大豆供应减少,正在寻找新的替代货源,甚至囤货。据彭博社报道,中国进口商在上周前半段已从巴西采购了至少40艘货船的大豆。
可以预见,未来美国大豆、玉米等原料对华供应可能减少,肉牛养殖户们或将面临养殖成本上涨压力。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卓创资讯的研报指出,美国对华的叠加关税政策触发连锁反应,对豆粕等饲料主产品的影响仍在长期,将从肉牛养殖的成本面助推肉牛及牛肉价格的上涨。
不过,该研报也认为,加征关税虽然助推业内看涨情绪,短期国内牛肉价格存在上涨空间。但长期来看,驱动牛肉价格因素还是要回归国内供需,年内价格涨幅有限,年均价或同比下降。
未来,牛肉市场会出现什么新变化,餐饮供应链指南将持续关注。
作者:梁盼;编辑:景雪
以上就是关于【连涨1个月,牛肉“涨价潮”要来了?】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zsclv.com/zsclv/8009.html发布于 2025-04-17 11:05:46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好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