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泉籍侨商被菲律宾“绑架产业链”撕票

访客 2025-04-13 16:27:33 6508
泉籍侨商被菲律宾“绑架产业链”撕票摘要: 问道者 | 杜一用有菲律宾“钢铁大王”之称的泉州籍侨商郭从愿,在家属用“洗钱”工具支付过大约2700万元赎金后仍被撕票。从绑匪的专业程度判断,大概率是职业犯罪集团干的。郭从愿今年6...

泉籍侨商被菲律宾“绑架产业链”撕票

问道者 | 杜一用

有菲律宾“钢铁大王”之称的泉州籍侨商郭从愿,在家属用“洗钱”工具支付过大约2700万元赎金后仍被撕票。从绑匪的专业程度判断,大概率是职业犯罪集团干的。

郭从愿今年68岁,出生在泉州市永春县仙夹镇龙水村。郭从愿有10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五。众所周知,那个年代的农村家庭普遍缺吃少穿,人口众多的郭家困境更是由此可见一斑。郭从愿当过兵,还会油漆手艺,还是解决不了温饱问题。

按照《海峡都市报》的报道,1985年,在菲律宾做生意的姑姑将郭从愿带到了马尼拉。郭从愿刚到马尼拉时,帮别人看店打杂,摸清门道后盘下了一家卖钢材的商店。有一回,当地有家钢铁厂要处理一批库存钢材,郭从愿果断吃下。这笔生意奠定了郭从愿成为菲律宾“钢铁大王”的基础。

从那以后,郭从愿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仅卖钢铁,还搞起了房地产、挖矿、养殖,开起了餐饮店。郭从愿的心里一直惦记着永春老家,在菲律宾发家后,前前后后捐了2000多万元在家乡做公益。

公开信息没有披露过郭从愿的身家财富。被害前,郭从愿是菲律宾中国商会创会会长,担任过菲律宾泉州公会会长和旅菲各校友会联合会主席。通过这些社会职务不难判断郭从愿生前在菲律宾华商中的影响力。

这位备受永春乡亲爱戴的侨商和他的司机3月29日起失踪,4月9日在菲律宾黎刹省的偏远地带被发现时,已经被杀害。

根据公开信息,郭从愿的家属接到绑匪勒索要求后,很快就分三次支付了2.1亿比索(约2680万元人民币)赎金。绑匪手法非常惯练:要求家属通过虚拟货币、黄金现货和离岸账户三种方式分阶段支付,每个环节都设置了区块链验证和地理围栏触发机制。

这三种方式都是洗钱惯用的方式,将高科技手段与原始暴力结合,既暴露了绑匪的职业性,也暴露出菲律宾地下经济的畸形进化。菲律宾国家警察总局披露的卷宗称,绑匪提前两周对郭从愿的出行路线进行电子监控,使用军用级信号干扰器阻断报警系统,撤退时喷洒化学药剂消除轮胎痕迹,这起案件具备职业犯罪集团的所有特征。

由于绑匪与家属交涉全程使用普通话,因此当地媒体猜测案件与菲律宾离岸博彩业或华人黑帮有关。

从媒体公开的信息来看,菲律宾警方行动滞后,直到遗体被发现后才公开案情。郭从愿家属曾经求助于当地江湖势力斡旋,但没有结果。菲律宾反绑架部门负责人因为这起案件被免职,总统府也宣称要彻查此案,承诺打击犯罪,舆论还是质疑此举为“象征性问责”。

郭从愿被撕票事件被看作菲律宾司法与治安体系失效的典型案例。根据马尼拉大学犯罪学教授卡洛斯·托雷斯的研究,菲律宾犯罪集团已经形成“绑架-洗钱-政治现金”的闭环生态,部分地方官员的默许使得暴力成为可计算的商业成本。这种系统性失序,使得郭从愿案件中的2700万赎金只不过是菲律宾每年非法资金流的九牛一毛,仅2024年针对华商的绑架案同比就激增了40%。

但很不幸,破案率只有不到15%。因此,在郭从愿被撕票事件发生后,菲律宾的华商都强烈担心,“连郭从愿这样有影响的人物都难保安全,普通商人更无保障可言”。在马尼拉侨光中学的校史课上,学生们看着郭从愿捐赠的教学楼模型发问:“如果善行不能换来平安,我们该如何定义华侨精神?”

以上就是关于【泉籍侨商被菲律宾“绑架产业链”撕票】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zsclv.com/zsclv/7675.html发布于 2025-04-13 16:27:3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好豆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