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从出口转向内需,大幅增加收入,应该要开始了

访客 2025-04-07 13:12:17 7486
从出口转向内需,大幅增加收入,应该要开始了摘要: 1. 以前,出口好做到什么程度?有些东西在中国卖10元,在美国卖10美元,汇率仿佛不存在。这不是说服务业,理发差个汇率倍数,就是说制造业。拖鞋等塑料制品、服装、小家电、机械工具,无...

1. 以前,出口好做到什么程度?有些东西在中国卖10元,在美国卖10美元,汇率仿佛不存在。这不是说服务业,理发差个汇率倍数,就是说制造业。拖鞋等塑料制品、服装、小家电、机械工具,无数种产品都是中国绝对优势,五分之一的价格常见。甚至汽车都不到一半价格。

从出口转向内需,大幅增加收入,应该要开始了

2. 而且中国出口只占GDP的约18%,远比越南、荷兰等国要小。可以说,中国制造的产品,首先是自己低价用,然后再以生产能力和性价比为基础出口。家电汽车等产品,在国内卷得不行,再去出口就是碾压,全球没对手。

3. 所以,当企业需要赚钱的时候,又有出口渠道时,会觉得外面的世界太好赚了。风险是高,但只要走通了路,中国制造整体的产能、价格优势,会让一切都变得简单。最关键因素,外面没有对手,而国内全是对手。有什么赚钱,如一条街上的奶茶店火了,不久就会发现边上多了几家。出口时也会有本土竞争对手,但只要和国外买家讲好,最多就是谈价。生产-出口-最终销售的通路很顺,没有太残酷,最终销售环节有绝对竞争优势。

4. 从2018年起,对美出口变得有些难做,但通过转口,以及和美国进口商议价,影响可控。2018年的贸易顺差是3500亿美元,2024年顺差快翻三倍了,以人民币计出口额24.45万亿比2018年增长55%,出口似乎更好赚了。

5. 出口是赚钱的,没道理不做了。企业是哪能赚钱去哪,出口就是方向。内需也是方向,但不如出口容易赚钱,总有些感觉不太对劲。很简单的道理,同样的产品,在外国卖50元,在内部只能卖10元,从生产到销售的“毛利润”小得多,赚钱的难度要大得多。毛利润率低,给工人加钱就不容易。出口行业加钱相对容易,多次带动社会工资上涨,有时甚至传说是外资品牌要求给工人加钱。常说的“进厂”、“到富士康打工”,往往是指出口行业。

6. 都知道要转内需,但要转也难,很复杂。从一个毛利率极高的商业流程,切换到毛利率很低的流程,真的不容易。我估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制造业产出,是出口的。这是极为夸张的比例,说明了出口有多大优势。

7. 美国是最大出口目标,直接间接一年有约7000亿美元,而且是毛利润率较高的。中国万亿美元顺差,可以说就是从美国超万亿逆差直接间接搞来的。现在,这个数值要大幅下降了,这是不可避免的。特朗普大加关税,等于是硬脱钩了,对美国冲击太大估计会缓下,但方向不会变,逆差要下降。美国逆差下降了,中国顺差会减少,出口毛利率会降。

8. 再结合大幅增加收入,适度通胀,内需行业的毛利率应该会显著提升。这是必须的,不能再互相压价竞争了,毛利率太低的模式不行。

以上就是关于【从出口转向内需,大幅增加收入,应该要开始了】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zsclv.com/zsclv/7131.html发布于 2025-04-07 13:12:1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好豆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