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混合型基金规模下滑160亿!后蔡嵩松时代,诺安基金该如何突围?

访客 2025-03-30 15:25:47 6407
混合型基金规模下滑160亿!后蔡嵩松时代,诺安基金该如何突围?摘要: 近半年,A股在政策利好与科技产业共振下走出了一段久违的结构性行情。而沉寂许久的诺安基金,也因旗下多只科技主题基金净值大幅反弹,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中。以诺安基金曾经的“牌面”诺安成...

混合型基金规模下滑160亿!后蔡嵩松时代,诺安基金该如何突围?

近半年,A股在政策利好与科技产业共振下走出了一段久违的结构性行情。

而沉寂许久的诺安基金,也因旗下多只科技主题基金净值大幅反弹,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中。

以诺安基金曾经的“牌面”诺安成长混合为例。据天天基金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诺安成长混合近6个月的收益为43.06%,大幅跑赢同类基金(17.35%)和沪深300指数(6.18%),同类排名为247/4460,直接进入同类前5%。

随着收益回暖,最近诺安成长混合的期末净资产也开始止跌回升,其已从2024年二季度末的159.46亿回升至四季度末的196.08亿。

诺安成长混合规模变化背后,其实正是近年来诺安基金跌宕起伏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曾经,在“顶流”基金经理蔡嵩松的带领下,诺安成长混合从一只籍籍无名、期末净资产不到10亿的基金,逐渐成长为期末净资产超过300亿的顶流产品;而诺安基金的规模也随之快速膨胀,尤其是混合型基金的规模,直接从2020年一季度末的242.58亿跃升至2020年四季度的551.37亿,仅3个季度规模直接翻倍。

然而,在2023年9月蔡嵩松因个人原因离任后,诺安成长混合和背后的诺安基金双双走下神坛,诺安成长混合在2020年四季度期末净资产触达327.76亿后开始持续回落,到2024年二季度期末净资产已经回落至159.46亿,规模直接“腰斩”;而诺安基金的混合型基金规模也从551.37亿逐步回落,到2024年二季度期末净资产也回落至333.85亿,期末净资产大幅缩减了217.52亿,缩水了约40%。

如今,在蔡嵩松离任一年多之后,诺安成长混合终于有了企稳的迹象,这无疑是一个重要信号,后蔡嵩松时代,诺安基金又何时走出阴霾?

“造星”铩羽而归

诺安基金可以说是前几年基金行业“造星时代”的一个典型。

前几年,A股机构抱团盛行。面对难得的大行情,基金公司开始轮番“造神”,而诺安基金也趁机打造出了“顶流”蔡嵩松。

对于蔡嵩松,相信投资年限超过5年的基民都不会陌生,当时一句“要做市场中最锋利的茅”直接让其火出了圈。当然,大火背后蔡嵩松也确实做出了成绩,以让其一战成名的诺安成长混合为例,该基金在蔡嵩松接手前已经多年亏损,但接手后其开始大笔调仓换股,几乎全仓芯片股,没想到,2020年“国产替代”概念兴起,此前经过大笔调仓的诺安成长混也踩上风口,在蔡嵩松接手一年半后狂赚200%,规模大幅膨胀超过10倍。

在接手诺安成长混合做出成绩后,蔡嵩松又相继接管诺安和鑫、诺安积极回报A、诺安优化配置。据统计,由于基民疯狂申购诺安成长混合,在2020年末,诺安成长混合规模达327.76亿元的历史巅,诺安和鑫资产规模也超过82亿元,蔡嵩松个人管理规模达410亿。

随着蔡嵩松人气高涨,“造星”成功的诺安基金自然也收获颇丰。以混合型基金为例,在蔡嵩松大火之后,诺安基金的混合型基金直接从2020年一季度末的242.58亿跃升至2020年四季度的551.37亿,仅仅3个季度规模直接翻倍;而其总管理规模也从982.56亿增长至1311.72亿。

不过,在选择“造星”那一刻起,诺安基金其实已经埋下了隐患。和其他头部公司“批量造星”不同,实力有限的诺安基金选择了倾注全部资源打造蔡嵩松,上面的内容提到,在2020年巅峰之际蔡嵩松个人管理规模达410亿,而同期诺安基金的混合型基金规模也不过551.37亿,可见蔡嵩松一人的管理规模就占了诺安基金-混合型基金规模的近八成,这无疑就会陷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最终,诺安基金也确实为这种“赌博式”的操作付出了沉重代价。2023年9月底,蔡嵩松因个人原因离任,卸任了所有在管产品,诺安基金遭遇沉重打击,公司“牌面”诺安成长混合的规模不断下滑;没想到在2024年3月,蔡嵩松更是因为涉及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一案,在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此事一经曝光,市场一片哗然,甚至有媒体在写相关文章时,直接用“逃离诺安”作为标题。

而蔡嵩松的东窗事发也确实对诺安基金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毕竟过去蔡嵩松和诺安基金一直是深度捆绑的关系。从规模来看,诺安成长混合在2020年四季度期末净资产触达327.76亿后开始持续回落,到2024年二季度期末净资产已经回落至159.46亿,规模直接“腰斩”;而诺安基金的混合型基金规模也从551.37亿逐步回落,到2024年二季度期末净资产也回落至333.85亿,期末净资产大幅缩减了217.52亿,缩水了约40%。

后蔡嵩松时代

早在2022年监管已明文要求,基金公司须逐渐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

2022年4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其中便提到了公募基金应引导基金管理人构建团队化、平台化、一体化的投研体系,提高投研人员占比,完善投研人员梯队培养计划,做好投研能力的积累与传承,扭转过度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发展模式。

对于公募基金这个专业性极高的行业,先借助“造星”来抢流量,进而吸引基民达到提升规模的经营方式,显然不能持久。

而在经历了蔡嵩松的“黑天鹅”事件后,诺安基金也开始主动进行调整——在蔡嵩松离职后,诺安基金迅速启用科技组新生代基金经理刘慧影接管其核心产品,并推行“双基金经理制”以分散风险;同时,诺安基金也开始强调投研平台支持,并逐步弱化明星效应。

区别于蔡嵩松时代的“个人英雄主义”,如今诺安基金所组成的科技组更加强调团队作战。据媒体报道,由邓心怡带领的投研团队已经形成独特方法论:杨谷等老将提供宏观研判,刘慧影聚焦海外科技龙头对标,左少逸专攻技术自立赛道,形成“全球视野+本土深耕”的双轮驱动。而这种协同效应在风控端尤为明显,2024年科技主题基金平均回撤21.3%,较蔡嵩松时期降低了约15个百分点。

最近半年以来,诺安基金曾经的“牌面”诺安成长混合也开始企稳反弹。据天天基金数据显示,截至3月26日,诺安成长混合近6个月的收益为43.06%,大幅跑赢同类基金(17.35%)和沪深300指数(6.18%),同类排名为247/4460,直接进入同类前5%。

随着收益回暖,最近诺安成长混合的期末净资产也开始止跌回升,从2024年二季度末的159.46亿回升至四季度末的196.08亿。

不过,虽然诺安基金已经有了企稳的迹象,但想要在“后蔡嵩松时代”重拾辉煌,难度依旧很大。

一方面,虽然最近半年来诺安基金旗下的多只科技主题基金净值大幅反弹,但其主要还是依托于市场行情。以诺安成长混合为例,虽然不再像蔡嵩松管理时“无脑”押注芯片股,但目前诺安成长混合却陷入了另一个极端,前十大持仓基本是与ai相关的科技股,本质上也同样是重仓一个行业,不过这个行业不是芯片而是ai。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诺安成长混合还是诺安基金本身,都很难走出蔡嵩松的影子。

另一方面,在遭遇了蔡嵩松的黑天鹅之后,如今的诺安基金已经调整了重心,近年来主要聚焦在货币型基金。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诺安基金的货币型基金产品已经从2020年一季度末的551.46亿上升至2024年四季度的1516.38亿,规模翻了接近3倍。相比之下,曾经发展势头最好的混合型基金业务,最新规模仅为391.19亿,虽然最近规模有所回升,但和巅峰时期的551.37亿相比仍然下滑了160亿。

整体而言,作为曾经红极一时的基金公司,如今的诺安基金虽然开始逐渐企稳,但在“后蔡嵩松时代”,诺安基金还有很长的路要去走。

以上就是关于【混合型基金规模下滑160亿!后蔡嵩松时代,诺安基金该如何突围?】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zsclv.com/zsclv/6427.html发布于 2025-03-30 15:25:47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好豆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