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羽联回应中国羽毛球价格上涨:情况尚未达到危机

9月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由于中国国内原材料成本急剧上升,羽毛球供应商难以满足全球爱好者持续增长的需求,近几个月中羽毛球价格出现大幅上涨。
世界羽毛球联合会秘书长托马斯·伦德在书面回应中表示:我们已意识到全球供应链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由此带来的羽毛球价格上涨对世界各地产生的影响。这一趋势令人忧虑,但在与主要制造商进行沟通并评估现状后,我们仍认为情况尚未发展到危机程度。
供应短缺部分源于中国消费者习惯的变化。羽毛球制造严重依赖鸭和鹅的羽毛——每只高品质羽毛球需由16根精心挑选的禽类翅羽制成。通常,制造一只羽毛球约需两只鸭或鹅的羽毛,而高品质球则可能需多达四只。
作为世界最大的羽毛球生产国,中国近年来鸭和鹅的出栏数量显著下滑。商品肉鸭出栏量从2019年的约48.78亿只降至2024年的42.2亿只,商品鹅也从6.34亿只下降至5.69亿只。产量萎缩直接推高了羽毛原材料的价格。
据供应商吴欣(音译)介绍,猪肉产量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鸭鹅的养殖资源。另一方面,羽毛球运动在中国的快速普及也成为需求激增的重要推手。过去两年中,不少供应商缩减出口规模,将重心转向国内市场。这一转变既反映出该运动吸引力的提升,也加剧了有限羽毛原料的竞争。
浙江一家主营出口的羽毛球厂商透露,自2022年底以来,鸭毛和鹅毛价格已上涨超过一倍,今年的行情甚至可用疯狂形容——有时几小时内就出现新报价。
面对当前形势,改用合成材料制作羽毛球被视为可行出路,这也符合世界羽联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伦德透露,目前已有多家制造商推出休闲级别的合成羽毛球,市场反馈积极。世界羽联正与相关企业加强合作,积极研发可用于正式比赛的合成羽毛球。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zsclv.com/zsclv/17351.html发布于 2025-09-01 13:11:0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中首车旅集团